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业领域 > 版权登记

中国影视法律网:图片版权保护与影视IP开发的业界观点

近几年,IP开发的热度不减,从业人士态度向着更理性方向发展,不再一窝蜂地追逐大热IP。然而,随着互联网和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产生了亟待解决的版权开发与保护方面的新问题,这也是2019中国·北京国际版权授权大会上嘉宾们关注的焦点。我们选取大会论坛中部分嘉宾观点进行呈现,供读者参考。

 

网络版权授权与保护主题论坛现场。

 

 关于图片版权保护 

 

 

“我在朝鲜拍摄了一组图片,卖给了美国一个专业图片分发平台。之后,我在国内准备出版一本书的时候,需要用到这些图片,我大概花了几千元来购买这些图片的版权。”作为独立摄影师,初晓璐在大会上讲述的这个经历可能让很多人不太理解:摄影师出版书籍时用自己拍摄的图片还要花钱购买,这是怎么回事?

 

自律是图片行业有序发展的关键

 

初晓璐提到的这个事情,其实并不奇怪。

 

因为他在朝鲜拍摄的这组图片属于职务作品,在完成了美国图片分发平台分配的拍摄任务后,该图片平台一次性付费买断了图片的版权,初晓璐对这些作品拥有的使用权是有限使用权,只能用于自我推广需求。

 

所谓自我推广需求,是指自己使用图片可以,但如果涉及其他人,比如将图片用于出版的书籍中,出版社也会通过图片盈利,这就不符合自我推广需求的条件。因此,当初晓璐通过出版社出版书籍需要用到这组图片的时候,必须在该图片平台购买后才能使用。事情的结果是,视觉中国是美国该图片平台在中国的独家代理,初晓璐与视觉中国有合作关系,最后他在视觉中国平台拿到了比美国平台低的价格,付费购买了自己拍摄的40多张图。

 

“如果这事发生在国内的话,可能很多摄影师就直接用自己的图片了。”初晓璐通过这个故事想说明一个道理:图片行业的有序发展需要每个人的自律,即使是经常扮演维权角色的摄影师,也要从自我做起。

 

的确,自上世纪90年代后,视觉内容产业高速发展,如今已实实在在进入了读图时代。一方面,技术变革和科技创新给视觉产业带来了革命性冲击,另一方面,内容生产工具的平民化,也使得更多社会大众参与其中。当需求侧与供给侧同步爆发,图片领域就成了互联网快速发展时代侵权的重灾区。如何使图片行业走出侵权困局,健康、有序地发展,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自律,是行业有序发展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要素。那么,当使用者面对互联网上的海量图片,想获得授权却无从找到权利源时,该怎么办?

 

“唯一可能的通路和途径,就是通过图片内容集合平台。”北京韬安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军说,最快捷的方法就是通过图片内容集合平台找到合理、合法、合规的授权、流转开发的途径。

 

“与专业图片分发平台合作,对我们来说肯定是很好的选择,这样可以面向世界范围。除此之外,如果遇到图片被侵权的状况,也可以依靠平台的力量。”正是看中了专业图片分发平台的这些优势,像初晓璐一样,很多摄影师选择了与图片分发平台合作。

 

对于图片分发平台来说,首先要基于平台的授权合同、权限的规定来进行相关的商业市场授权和开发。第一个前提是要解决平台的权利来源合法性、权利链条完整性的问题,这样才可以保证下游的授权稳定性以及用户收取相关的许可使用费的可能性。

 

广东高院近日印发了《涉图片类著作权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对于图片本身的来源合法性、来源链条清晰性有了明确的要求。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规范,关键在于执行。”在《财新传媒》编委、视觉新闻总监郭现中看来,加强图片行业从业者的自律,对于构建健康的图片版权市场秩序非常关键。

 

细分服务可使多方实现共赢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5G时代来临,图片用户也在激增,这种激增不仅仅是用户的数量在上涨,用户的类别以及用户对图片的个性化需求也在发生巨大变化。

 

那么,在图片用户需求激增的环境下,作为专业的图片平台又该如何做好服务,满足用户的需求?作为国内最早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版权视觉内容服务平台的技术型企业,视觉中国公司将其核心主业定为以视觉内容为核心的版权内容服务、技术服务及整合营销增值服务。

 

视觉中国副总裁张宏麟说,随着近几年图库内容不断增加,视觉中国对于图片版权管理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严格对图片的来源进行管理或者是认证。比如,凡是在平台上展示的图片,每一张都有明确的上传时间、上传内容以及上传人,而且上传人皆是实名制。对于平台上的签约摄影师,平台通过技术搭建了利益授权链条,摄影师对自己图片被使用和售卖情况了如指掌,整个链条清晰可查。

 

面对近些年市场的变化,根据不同群体用户的使用需求,视觉中国也相应推出了更加细分的服务。比如有些自媒体用户运营成本低,很难为一张图片付出很高的费用,视觉中国推出了价格相对实惠的产品包供其使用;对于头部客户及专业领域客户,如金融行业、旅游行业等,平台用大数据分析出需求的场景后,在浩瀚的图片库中推出相关行业垂直图库,缩小搜索范围及时间;对于用户想使用,但平台上没有的图片,视觉中国利用全链微视的服务,自动推出相似度超过90%的拥有版权的图片,不仅满足了用户需求,也解决了侵权风险。

 

好的作品价值理应得到承认

 

是不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摄影方式越来越大众化,图片的库存量就应该更多,用户选择会更方便呢?

 

事实并非如此。郭现中以实践为例提到,《财新传媒》每天都需要从图片平台购买很多图片,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不单是好的新闻图片在大幅减少,一般的新闻图片最近两年也在减少。在郭现中看来,这种变化与传统媒体的生存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系。

 

“受众的眼睛是需要好的作品来养的。”郭现中说,作为媒体,有责任也有义务将有价值的东西、有美感的东西分享给受众。但目前在视频领域,能提供有水准的作品的平台还是太少。媒体做新闻的成本非常高,在面对侵权时却非常弱势。郭现中希望专业图片平台可以拓展新闻短视频方面的业务,为受众提供优质作品。

 

对于郭现中的观点,王军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在他看来,现在好的作品越来越少,或者说越来越被淹没在图片的汪洋大海中,是因为好的作品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好的作品被侵权时又没有得到应有的赔偿。

 

“在图片侵权案件里,法院的判罚有几百元或者一两千元的固定判赔额,对图片的市场价值、创作图片所付出的辛苦等人力成本、财力成本以及图片得以传播之后所形成的点击率和市场影响力考量不够。”王军认为,对于律师行业而言,应该向司法机构呼吁加强对图片的传播、创作以及保护,应该认识到不同图片有不同的市场价值以及商业价值。

 

对此,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熊文聪也表示认同。他说,作品是市场的产物,作为商品首先要尊重其市场价值。比如,最近华为对于一张手机屏保主张2000万元的赔偿,就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各界都在期待法院的判决。熊文聪提到,只有学界、业界以及司法实务界各个行业共同努力,才能真正保护创作者的智慧,让社会更加美好。(赵新乐 文/摄)

 

 

 关于影视IP开发 

 

 

前段时间大火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让国人看到了国产动漫的创作实力,但是同时也发现了一个问题:许多人看完电影之后想买周边衍生产品,却很难找到正版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影视衍生产品供需关系的不平衡。

 

在国际影视IP授权与开发主题论坛上,嘉宾们分享了各自心得。许多嘉宾表示,影视IP版权开发是个“大蛋糕”,但想要做大做好,需要把IP打造、人才建设等基础工作做好,有了好“饼坯”,才能做好“大蛋糕”。

 

根据电影《流浪地球》开发的文创产品。

 

开发IP衍生产品需要提前布局

 

中影营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海荣在演讲中提到,中国电影衍生产品市场空间很大,但同时在运营中也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电影衍生品研发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国产电影还没有把衍生产业纳入到电影产业的整体运营框架中来,衍生产业到目前为止还游离于整个电影产业的框架之外。”朱海荣介绍,美国、日本等国家从剧本创作阶段就有衍生品开发的意识,这种意识贯穿制片、发行、宣传等环节,国内很缺少这种意识,而衍生品开发需要时间,往往就会错过最佳的商业时机。这一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还有衍生品开发专业人才和团队的缺乏,专注于电影衍生产品开发、设计、创意的人才在国内非常稀缺,衍生品创意设计能力不足。另外,盗版的冲击是目前衍生品开发面临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因为盗版产品不需要等待审核,而且价格更便宜。

 

IP发展如滚雪球核心要过硬

 

如何判断一个IP的内容是否有价值?这是全媒体时代影视IP的价值链和影视版权运营圆桌论坛环节的核心问题。

 

中汇影视创始人、金影科技创始人侯小强说,好的IP有几个特点,第一要有比较强的让人产生共情的能力,第二是辨识度要特别高,第三是要有清晰的人设。“IP发展特别像一个雪球,那个核心必须得扎实,一定要经过检验。”侯小强说,看一部小说能不能成为IP,要看它的基础数据。基础数据的考量来源比较多,流量、豆瓣评分、微博讨论度等数据都是判断其是否有成为IP潜质的依据。

 

曾导演《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和《假如没有遇见你》的杨龙同样强调IP本身要有强大的吸引力。“对于衍生产品,我觉得大家不一定真的追求它的实用性。”杨龙举例说,很多人会买漫威的衍生产品,但是消费者买这些衍生品通常不是因为漫威的衍生品更好用,而是要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比如表达对英雄的崇拜。“开发一个IP,最好能把它的原始精神保留住。”杨龙说,尊重IP的原始价值,才能实现更好转化。

 

“我们希望找到中国更好的原创作品做IP开发。”担任网易影业总裁,同时也是《阴阳师》联合监制、制片人的刘国男提到,目前其所在公司在转变策略,希望能发挥中国团队自己做游戏的能力,不再去买别人的版权。

 

发展实景娱乐产业基础工作要做实

 

将IP开发成为实景园区,是IP开发的“进阶题”,在这方面,迪士尼乐园无疑是最为成功的案例之一。在中国如何发展IP主题实景娱乐产业,是打造中国特色的IP实景娱乐产业链及影视园区圆桌论坛环节的讨论重点。

 

朱海荣说,中影营销公司正在努力做的一个方向就是想把《流浪地球》开发成流浪地球主题乐园。据他介绍,从今年春节《流浪地球》大卖之后,国内已经有十几家做游乐园的旅游景区提出合作意愿,但是对于合作方的选择以及项目的设计需要非常谨慎,因为“这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肯定不是一个简单的复制”。目前国内适合做实景园区开发的影视作品比较稀缺,他希望今后能出现更多此类电影。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联合创始人封跃平则提醒道,开发实景娱乐产业项目前,一定要明晰权属,弄清楚开发之前到底需要得到哪些授权,又该向谁争取授权。

 

华夏幸福文创负责人李颖提到,对于实景园区开发,目前缺乏专业的规划、产品设计、落地运营的服务人才。尤其是对于实景园区来说,通过版权受权把一个好的产品很好地运营起来有特别大的难度,“我觉得以后可能需要大量的更多的专业机构介入,才能把实景娱乐跟内容的衔接做得更好”。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赵新乐、隋明照

在线留言
ERP系统